•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厦门城中村的蜕变:夜间消费火起来 两岸青年聚起来
2025/04/17 来源: 两岸新新闻
分享:

据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如今,夜经济不局限于购物和餐饮,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厦门积极探索夜经济发展之路,不少城中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其中,湖里后埔社便是典型代表,它引入台湾夜市文化,变身为“台湾美食打卡点”,让社区的夜晚焕发出勃勃生机,消费活力也随之被充分激发。

记者 曾向凌 vs. 在厦台青 谢炘岑:市井方寸,烟火升腾,随着天气变暖,厦门人的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湖里就有这样一处好吃又好玩的好地方,接下来跟着我们的台青朋友炘岑,一起去看看。

在湖里后浦社的台湾夜市,一场为期三天的 “花 YOUNG 春日聚会” 开启,现场热闹非凡。市民和游客们穿梭其中,一边逛夜市,品尝美食,一边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这场由厦门台青创客家主办的社区闽南语歌唱比赛,让这个台湾夜市活力满满。

厦门市民 陈女士:以前是比较传统的营业,餐饮比较多,现在已经变成有娱乐,气氛非常好,把我整个音乐的细胞带动起来。

社区闽南语歌唱比赛评委 郭源源:可以说是全民K歌,与民同乐,深入到群众当中,大家一起来参与的,这样的一个歌手赛事,非常的有新意,也非常有特色。

在厦台胞 台青创客家总经理 虞慧芳: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办了,“咱的故乡咱的歌”闽南语歌唱比赛,每天有日赛,周末有周赛,月底有月赛,像现在抖音就在直播,像小红书也有在做(宣传)。

在这里,不仅玩得开心,更能吃得尽兴。夜市里,铁板牛排滋滋作响,甜不辣口味鲜香,油柑汁酸甜清爽…… 数十款风味小吃整齐排列,台胞摊主们将地道的台湾美食带到了厦门食客的面前。

记者 曾向凌 vs. 在厦台青 谢炘岑:像我手上这一份甜不辣,在台湾的夜市里面是还蛮常见的一个小吃,有一个说法讲说“甜不辣手”,就是讲说手长得像甜不辣,因为它又肥又短,听起来会比较可爱一点。

在厦台胞 夜市摊主 林钰玲:人都很热情,还蛮多的,这边就是湖里的台湾夜市,我们因为是台湾青年,刚好就可以在这边一起,(享受)政策扶持的部分。

据了解,湖里后埔社作为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首批试点,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及环境景观全面改造的基础上,特别引入台湾夜市文化,探索打造湖里区首个有商业活力、有文化气息的台湾特色街区。后埔社解锁夜经济“流量密码”,也让社区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

在厦台青 谢炘岑:除了可以品尝这边的台湾小吃,也可以在我们这边听闽南歌曲,因为有这个比赛活动,也让我结识到蛮多在这边的台湾人。

在厦台胞 台青创客家总经理 虞慧芳:(这个夜市)都是我们台湾的年轻人设计师来设计,两岸的年轻人一起来涂鸦,我是觉得后埔变成热闹了,时尚了,更加吸引年轻人来这里了。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