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整合资源精准对接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
2024/04/15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我们来关注一个经常关注并且会一直持续关注下去的话题——养老。这个话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每个人也终将老去。数据显示, 截至去年底,厦门全市户籍老年人共有44.8万人,老龄化率达到14.9%,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养老的“微”变化:社区适老化改造因地制宜 解决老年居民困扰】

随着养老服务的日趋精细化、便利化、多样化,现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而且迈入了“老有颐养”。这背后,是我市持续完善养老服务的硬建设与软服务,努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而这表征,则是养老服务领域一个个细小的“微”变化。首先,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湖里区东荣社区,看看社区 适老化改造 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项目,让老年朋友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记者 苗鑫: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湖里区东荣社区的东荣广场,这里也是不少社区老年朋友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在广场的座椅旁加装了这样一个扶手,可以在老人起身、坐下的时候提供支撑。

东荣社区依狐尾山而建,地势起伏较大,因此,在户外公共区域增设扶手、改造优化轮椅坡道等是社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比如,金鼎巷30号边上的这处楼梯两旁,加装了不锈钢扶手,让老年人上下楼梯更安全,更便利;沿着东荣广场旁的这条轮椅坡道往前走,再通过阶梯垫板,依靠轮椅出行的老年朋友便可以直达无障碍卫生间。

湖里街道东荣社区适老化改造负责人 郭翰墨:除了有新增的,还有对旧的设施做了一些提升。像原来这个坡道,起点差不多在这个位置,老人家坐轮椅上去,一个人也是比较吃力的。这次提升之后,坡道加长,坡度放缓,老人家现在可以比较轻松地上来。

此外,社区还因地制宜制定楼道内的适老化改造方案,推动改造提升。东荣社区东兴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老式楼梯房,爬楼难成了不少老年居民的困扰。为此,社区在楼道里加装了两层扶手,同时在楼梯转角处的墙面上,安装了折叠式座椅,只需要轻轻一拉,老人就能坐在上面休憩。

社区居民 杨再发:像我住高层的,爬几层(坐)灵活椅稍微休息下,方便老人上下楼。

湖里街道东荣社区适老化改造负责人 郭翰墨:改造前期我们发动网格员,问需(于)居民,需要改造成什么样,尽量改造到居民的心坎里去。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持续跟踪,施工的时间要按照文明施工的时间段来施工,把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改造完成之后,居民给我们的反馈都是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明确将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及适老化设施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重点包括在楼道增设扶手及折叠坐凳、改造小区公共休闲空间及健身器材、增设休憩座椅、对楼梯与坡道做防滑处理等,大力推动老旧小区增设电梯,让老年人感受到“直达的幸福”。接下来,我市还将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养老、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并引入市场化主体参与运营,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

在因地制宜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同时,我市正持续打造“近邻+养老”服务模式,方便老人们就近养老。目前,全市已实现每个镇(街)至少有1处照料中心,每个村(居)至少有1个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服务站。

【养老的“微”变化:上门服务 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100米”】

不仅如此,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长者食堂等机构还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纷纷提供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老年人的“最后100米”,让社区养老、近邻养老,一步步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居家养老。

上午九点多,同安区凤山社区长者食堂的后厨已经热闹了起来,厨师们正忙着切菜配菜、烧煮烹饪,准备午餐。红烧猪脚、炒青菜、蒸蛋等菜品,不仅色香味俱全,又讲究营养搭配。十一点左右,附近居民陆续前来用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每天午餐的堂食量在50人左右。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受益,长者食堂还拓展服务范围,除了现场用餐,还有一部分配送到家。

同安区凤山社区长者食堂运营负责人 邵明丽:目前送餐上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少老年人的家属也会和我们预定,每天的配送量在20单左右,每天的菜品搭配都是两荤两素,风雨无阻。

配送员:你好,我们送餐过来。

居民 陈天来: 你们服务很好,每天送菜到这里。

双双年过八旬的陈天来夫妇居住在凤山社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再加上腿脚不便,用餐一直是他们生活中的问题。社区长者食堂的配送服务让他们在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

居民 陈天来:口感不错,十块钱而已。我们这个年龄,要买菜也不方便,自己做也很累,他们有这个服务让我很开心,很满意,我们不用出门了,老有所依就是这样。

同安区凤山社区长者食堂运营负责人 邵明丽:由于人手问题,我们的配送目前仅仅只是服务附近的高龄老人,接下来我们将在周边的小区设立爱心取餐点,由小区内的爱心志愿者登记取餐、送餐上门,方便附近有需要的居民用餐。

送上门的除了饭菜,还有保洁、理发、护理等个性化服务。在思明区盘龙小区,来自养老服务机构的护士来到86岁的刘秀琴家中,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

居民 刘秀琴:如果难受的时候去医院不方便, 一个月医生有来一次,有时候(护士)来给我做按摩,做得很好,这样子让我很方便。

像刘秀琴老人这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 专业护理、 定期查床等服务,是我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正在探索的,家庭养老床位与家庭病床“两床合一”新模式。同时,我市也积极出台《厦门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厦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政策,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高龄津贴发放、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方面予以支持。

厦门德善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家庭养老床位项目经理 张艳:60周岁以上的低保、特困、低收入的轻度失能以上的老人,80周岁以上的重度失能老人,这两类老人如果我们每个月对他服务满15小时以上,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护理补贴和运营补贴,基本上能够涵盖老人的服务费用(符合条件)建床的老人如果有需求,政府给予5000元以内的适老化改造补贴,例如护理床、一键报警、语音终端。

据统计,目前,我市现有养老机构47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9家、农村幸福院149家、居家养老服务站434家、敬老餐厅点458个,并已率先全省建成1800多张家庭养老床位,计划到 2025 年,我市将建成养老服务床位 2.3 万张。

与此同时,我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和养老信息化指挥调度机制,建立了包含全市40多万老年人、660多个社区服务站点、2300多位服务人员的养老大数据库,依托网络和养老服务热线,链接各养老服务机构、近邻服务点、社区助老员,让“近邻+养老”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为老年人提供越来越精准、便捷、完善的服务。

【新闻观察:整合资源精准对接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

刚才我们也看到了,厦门在打造“近邻+养老”服务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有哪些,跟我们分享一下。

推进养老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近年来厦门市各行政区、镇街、村社都有在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强化财政兜底保障的方式,持续加大投入,推动养老项目落地见效。我们观察到,许多行政区尤其是岛外的行政区,在城市更新尤其是新城片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都在努力坚持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老一小”综合体项目。许多区政府主导规划布局,整合社区现有资源,实现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文体、托育等基础民生功能复合利用,推进了许多公共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之前调研过禾山街道禾山社区,他们是厦门市首批信息化助老试点社区。该社区助老员的日常工作安排以社区为主,承担社区公益性为老服务角色。工作中,他们推进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融合联动工作机制,将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关爱落实到服务当中。厦门很多社区都有高效、务实的社区助老团队,可有效链接当地或者附近的养老服务照料机构组织,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我们要坚持的是,耐心倾听老人诉求,充分了解老人生活习惯,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及时为老人排忧解难。

高老师,厦门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您觉得还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两个事情,一个是“软件”——人才队伍,一个是“硬件”——场地设施。

先说人才队伍:我们希望引导更多相关领域的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我们应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规引进医务人员,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同时,应推动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广泛培养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维护、精神慰藉、法律援助、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志愿者队伍,为增加养老服务人才资源提供有益补充。老年人很多虽然年龄大点但是能力照样很强,见识阅历很广,他们也希望发挥余热,应充分挖掘这个群体自身更多的深层次价值。

再说场地设施:首先要注重无障碍设计,也就是养老机构的设施应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例如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平坡无障碍通道、安装防撞扶手等。另外就是养老的场地设施不该只具备单一的功能,既然是社区综合养老服务,那就意味着服务既不是单一的文化娱乐,也不是单一的生活服务,而是综合项目,包括日常生活需求、医疗服务、贫困救助、娱乐文化、心理慰藉、康复照护、法律援助以及临终关怀等等老人需要的多种服务。我想强调的是,虽然中国人更习惯于居家养老,但是机构养老的作用不可替代。今后我们还是要适当扩大机构养老的规模,切实保障社会福利院、护理型养老院社会托底型养老机构的作用,对失能失智、特困老人的养老托底作用。对于老龄化程度正在增加的厦门来说,建立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事关全市老年人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