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部分“特殊”人群护理需求
2023/09/16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互联网+”让专业护理进家门 护士到家 破解家庭护理难题

为了给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昨天,厦门弘爱医院正式启动了省内首个“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让优质护理走进患者家中,也为更多医院开展类似服务提供范本。“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是怎么运作的?这项服务目前在厦门发展得如何呢?

上午11点,弘爱医院的护士刘嘉下班后,来到患者苏大叔家中,开展居家护理服务。苏大叔今年60岁,多年前因为高处坠落导致下半身截瘫,长期卧床。去年12月,苏大叔因为压疮,开始预约“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

家属:(以前)就是用120送去医院的,是比较麻烦,回来也麻烦,也是叫120回来的。后面(在)弘爱医院住院以后,就(了解)他们来上门服务这一块。

刘嘉核对患者的信息,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就进入房间测量苏大叔的体温、血压,评估病情恢复情况。经过前后32次居家护理服务,目前苏大叔的压疮创面基本上康复了。

家属:更方便了,换药这一类,大叔的伤口就好得比较快,之前都是我自己换。服务得很好,操作很规范,轻松了很多。

“互联网+居家护理”主要服务于出院患者或高龄、失能等原因导致的行动不便患者,当患者需要专业护理操作时,只要通过手机“下单”,填写基本身体状况,医院评估后,就会派出相关专业的护士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厦门弘爱医院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科护士、居家护理护士 刘嘉:有伤口护理、造口护理,然后更换导管,比如说尿管、胃管,还有一个深静脉导管的维护。比如说PICC的维护、输液杆的维护,还有像糖尿病病人他可能会装动态血糖仪,然后进行更换。

去年5月7日,厦门弘爱医院开展了我市首个“互联网+居家护理”项目试点工作,至今已经出诊500多次,共计服务超过400名患者。目前弘爱医院像刘嘉这样的居家护理人员有46名,他们一般在工作之余,上门开展居家护理工作。

厦门弘爱医院护理部主任 苗澍:我们的护士是本科毕业,有临床3年以上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或者临床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然后经过我们居家护理培训考核之后,发合格证之后,他才能去做这件事。

“互联网+居家护理”的服务模式,不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满足了患者差异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但是,目前我市“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还存在短板,上门护理服务还走不了医保,其次,目前服务范围集中在岛内,由医院打车前往患者家中,岛外的患者则需要家属送到岛内,才能实现上门护理的服务。另外,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安全也亟待进一步完善。为了继续优化服务模式,厦门弘爱医院在昨天正式启动了省内首个“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希望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

厦门弘爱医院护理部主任 苗澍:(现在)我们有9项工作制度、3项工作流程、8项应急预案。比如说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发生什么意外,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包括去别人家里面敲门敲几次,要不要穿鞋套、穿工作服?要怎么去跟人家沟通?怎么走?怎么评估?这些都是有标准、有流程。比如说在预约流程上,信息系统上面,包括满意度、质量控制等等,我们可以做出一系列的标准。我们做完之后,整个居家护理行业都可以用我们的标准来执行。

新闻观察1: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部分“特殊”人群护理需求

对于“互联网+居家护理”,有什么观察?

当下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人们,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人群,对医疗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居家护理”实现的是患者少跑腿,护士将服务送上门。相比过去的一些护工、照护服务,“互联网+居家护理”实现的是专业护理服务的上门,能够很大程度改善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人群的护理需求。

接下来,发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我认为是大势所趋,但需要关注的是,护理服务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包括上门护士的安全,也包括被护理人员的安全;另外,如今护士忙于医院中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如何鼓励更多护士愿意参与上门护理服务,在未来薪资待遇、报酬上我认为也需要制度来明确,让更多护士有动力参与,有利于上门护理服务的良性发展。此外,在我市,目前上门护理服务的范围仍然比较窄,岛内相对比较方便,接下来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尤其向哪些医疗资源更匮乏的基层下沉,也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思考的。

“互联网+”让就医更便捷:在线问诊 送药到家

以前我们提起看病,总有不少人感叹“看病难、看病累”,不仅去医院的路程耗费时间,到了医院还得排队挂号、缴费等。随着互联网走进医疗行业,现在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问诊,将护理、药品送到家,还可以进行远程手术,可以说“数字化”正在向医疗的各个方向蔓延开来。

打开“厦门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点击“在线问诊”菜单,进行科室筛选后,立刻就显示出了各个科室医生的相关信息。选择相应的医生后,患者就可以向医生在线问诊。

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军:我们医生一天接诊的量,是固定的有一个上限。我们如果通过这种互联网(医院),我们可以用日常闲暇的时间,去帮助患者网上就诊。

不仅可以线上问诊,互联网医院还提供了药品配送、续方申请、智能导诊等多项便民功能,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 尹震宇:(互联网医院)它可以发挥中医的特色,它有一些中药的制剂的配送、代煎,都可以由第三方来代煎,用物流配送,可以很方便快捷地送到病人的手上。利用信息化的这种优势为百姓服务,尽量地让百姓,既可以达到看病的目的,又少跑路。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不仅是远程问诊,远程手术也已实现。最近,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5G+AI的辅助下,为一位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宁夏妇女,完成了一台国产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在上海的主刀医生通过控制台操作,解剖、分离、切割、缝合等各项手术动作都被实时传输到了位于宁夏的手术台上。

手术实况:(上海医院)现在切宫颈韧带。(宁夏手术室)好的。

为了实现超远程操控零卡顿,此次手术应用了目前最先进的5G网络切片技术,就像在网络上开辟了一条专属的高速通道。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互联互通研发经理 魏建国:从上海到银川的延时,只有100多毫秒。一个比较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的反应时间是在0.1到0.2秒,那么100毫秒对于医生来说是没有感觉的。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教授 华克勤:机器人来说,它和人手比起来,更加稳定,可以过滤掉人手操作过程中一些颤抖的动作。现在我的体验是同步的,我做的一个动作,那边就有反应。

让“互联网+医疗”更规范:国家出台多份文件 监管政策持续明晰

不过,互联网+医疗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不少乱象,比如提供虚假医疗咨询服务、问诊价格缺乏标准、患者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等。为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我国陆续出台了不少文件,一起来看。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份文件,对参与远程医疗的机构、人员和医疗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去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细则》要求,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并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其他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细则》还规定,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针对患者隐私信息泄露问题,《细则》明确,互联网诊疗行为的过程及结果都必须进行完整记录,病历、处方等关键信息的流转应实现可追溯。

此外,福建、北京、上海、安徽等地也出台了相关地方层面的管理办法,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发展。例如福建此前就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安全监管、医疗安全监管和规范服务监管。北京最近也出台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要加强药品管理,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

新闻观察2: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 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如何规范发展?对此你有哪些观察?

医疗领域真正的硬需求是看病诊疗及其质量,因此,当前,在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需要特别关注,如何实现互联网诊疗与实体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做到最大限度的“同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也应该是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生命线。

因此,在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哪些诊疗活动适合通过互联网医疗来实现,明确绝对禁止在互联网进行初诊、允许部分常见病与慢性病可在线复诊等的范围项目与具体要求。明确发生医疗纠纷时各诊疗参与者的责任边界,加紧制定相应的法规。让“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加规范。

另外,对于百姓来说,看病靠医保,故将医保接入是推动整个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支点。因此,后续如何建立准确可靠的互联网诊疗服务评价体系,逐步将更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也是我们需要不断突破的。

主播观察: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须多管齐下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在医疗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可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让互联网医疗行稳致远,规范化的建设必不可少。当然,除了国家和地方持续出台法律、法规之外,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医疗环境还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努力,比如医疗机构的自律与合规,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持,学术界的研究和探索等等,多管齐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才得以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