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厦门APP

  • 厦门广电公众号

  • 厦门广电抖音

  • 厦门广电微博

  • 厦门广电央视频

新闻观察:时代进步的“快慢之争”
2020/08/24 来源: 厦视直播室
分享:

随着社会数字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消费支付,政务窗口服务功能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一部手机一台机器替代了以往的大包小包以及厚厚的资料,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得快捷而有科技感,不过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否对每个人都做到了和善友好呢?今年以来,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超市购物、景点参观都需要用手机出示健康码。但是一些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科技时代下的老年群体。

“扫码”的尴尬 老人未扫健康码乘车受阻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就因为扫描健康码遭遇了尴尬。监控画面显示,这位老人上车后找到座位坐下,但是因为没有扫健康码,司机一直没有发动汽车,车上乘客等待时间较长,开始劝说这位老人下车。据了解,这段视频发生在8月17日早上,由于是早高峰时间,老人不扫码、不下车,司机只好选择报警。

民警:现在不扫码不让坐公交车,这是政府规定,明白吗?

民警搀扶老人下车后,老人并没有离开公交站点。不一会,这位老人再次登上一辆公交车。同样的情形再度发生,司机要老人扫健康码,但老人没有扫码,司机表示不扫码不能开车,僵持之下,司机再次报警。这次赶来的还是之前的民警,见此情形,民警只好自己将老人送到了目的地。

其实,老人在智能时代遭遇尴尬的事情屡见不鲜。7月底,在大连地铁12号线,一位老人在通过地铁安检处时,安检人员要求其出示个人健康码或疫情通行证,老人未能提供并执意进站。安检人员见状追上老人进行劝阻。

安检人员:请出示您的健康码。(没给我,大叔我再说一遍。)这是您社区出示的好吗?你没给我。(大叔我不是要给您。)这是您社区出示的,请您冷静一下好吗?(谁给我?你告诉我?)乘客那么多人,这是特殊时期,请您配合好吗。

随后站内警察与老人讲明疫情期间相关规定后,老人表示自己情绪激动了,并对此作出道歉。

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出示“健康码”?各地措施:身份证 市民卡 纸质健康证明替代

频频发生的类似事件暴露出一个问题,当健康码成为通行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该怎么办?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浙江绍兴上虞区创新开发了“健康码畅通行”系统,居民可通过本人身份证代替“健康码”,针对一些无智能手机、不会申领“健康码”等问题,可由亲属或社区民警在网上代为申请,待导入系统后,即可凭证通行。 浙江杭州则开通了“市民卡+健康码”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卡码合一、刷卡读码”模式,在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代办申领健康码之后,他们只需刷一下市民卡,即可显示健康码颜色状态。 广东省的“粤康码”可以保存及打印纸质“粤康码”,具有普通“健康码”的同等效力。而湖南省还通过其电子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扫描验证他人健康码”功能,数据在扫描端更新,因此打印的“健康码”可以长期有效。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以由社区或定点医院出具纸质健康证明,效果等同于“健康码”。例如,在上海、江苏等地,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住所地社区审核并加盖公章出具健康通行证明,证明有效期为14天。

现在,我国强大的网络和通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与便利。但是另一方面,对一些老年人而言,社会生活越智能化就越是挑战。年龄大,记性不好,这些因素让银发族主动放弃智能化,没有子女或传统的人工服务,他们可能寸步难行。这就需要老人们的家人子女、政府部门、乃至于我们每个人都来关心身边的老人,帮他们做好出行的准备。

【新闻观察:时代进步的“快慢之争”】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但一些老年人似乎跟不上脚步,从而有一些矛盾出现,你怎么看这件事?

时代进步的“快慢之争”

其实这些年,科技进步将老年人“拒之门外”的事情有不少,但由于这次疫情的发生,这一情况尤为突出,最直观的就是“健康码”这件事。“健康码”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却遗忘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好在我们看到现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通过其它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健康码只是一个目前凸显出的现象,随着科技发展,我想未来还会有很多科技新产物改变生活模式,那么老人家怎么办?

有两个数据,截止到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也就是说全国还有大约5亿人是不上网的,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约1.8亿,我想这1.8亿老人应该占到了不上网人群中的一大部分。这么看来这一群体规模是相当大的,如今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科技、互联网发展的步伐都相当快,但这些老年人似乎正在被这个网络社会抛弃,他们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商场不收现金了?为什么在超市里可以自己结账?为什么用手机扫一扫可以把路边的自行车骑走?这个社会向前冲的太快,但老人家的行动在变迟缓,头脑在变慢,他们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屏障似乎越来越大。一个智能手机折射出的是时代进步的快慢之争,更是大众利益和少数群体权益的平衡问题。

决策层视野需更广阔

怎么样才能让快速向前的社会更包容,让弱势群体与社会生活之间没有屏障。

有一句话是说“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要看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如今在我国的法律层面来说,老年人、残疾人这样的弱势群体已经有相对健全的法律保障。但如何将一些保障在生活中落实,尤其是当新事物不断出现,生活模式不断更新的状态下,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体还能够舒适、顺利地在社会中生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眼前的课题。

首先从政策制定层面来说,如今的政策制定者以及一些领域的规则设定者,大多数都是社会中坚力量,甚至是精英阶层,一些人在制定政策时大多都会以自身以及周边人群作为参考,在这个时候应该要考虑的更全面,多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只考虑社会主体人群的利益。

营造“提供便利”的社会氛围

另外,就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的社会氛围要加强,我们每一个社会参与者,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要不断加强。在生活的每一处角落简单的变通、简单的帮助,就能为弱势群体解决大问题。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多想一点,他们的生活就会顺利许多。不要忘了,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

相关推荐

看厦门 APP下载